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通用技术印记:国产梳棉机的故事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载奋进,通用技术集团为国而生、与国同行,敢为人先引进先进技术、有关必攻铸就大国重器、自强不息勇攀科技高峰、医者仁心彰显大爱无疆,服务国家战略、践行央企使命,在历次大战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出色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集团官微将陆续推出“通用技术印记”系列报道,通过照片忆峥嵘岁月、怀时代记忆,多领域展现集团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本期小通将为大家讲述通用技术高新材料所属中纺院的《国产梳棉机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梳棉机投产初期,梅自强院士与团队研究设备安装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纺织工业基础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穿衣需求。解决广大人民穿衣问题,首先要解决纺织设备的问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纺织专家、时任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纺院”)院长梅自强的带领下,广大科研人员攻坚克难、潜心研究,自力更生推动纺织设备技术革新,成功研制出国产高产棉梳机,解决了人民的穿衣问题。

梳棉是纺织工艺流程中纺纱的关键工序,被称为“纺纱工序的心脏”。梳棉好比梳头,纺纱就像是扎辫子,只有把凌乱的头发梳理整齐,才好扎辫子。针布是梳棉工艺中的关键核心部件。当时,我国梳棉机多采用弹性针布进行梳理,速度慢、产量低,成为制约纺织工业技术和工艺发展的瓶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梅自强院士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金属针布,不仅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金属针布的历史,而且产品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958年,装备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金属针布的梳棉机被命名为1181E型。1960年,梅自强院士带领团队来到青岛国棉五厂,对1181E型国产梳棉机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了型号为A185的梳棉机,并研制出与其配套的三罗拉剥棉,开创了高产梳棉机采用回转式剥棉的先例。A185型梳棉机通过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台时产量达到15公斤。1966年,在A185型基础上改进设计的A186型高产梳棉机通过了纺织工业部鉴定,台时产量为25公斤,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从1958年至1966年的八年时间里,在梅自强院士带领下,国产高产梳棉机的研究从小试、中试到大面积生产试验,经过3次大幅度修改设计,研制出3种型号的样机,使国产梳棉机的台时产量由5公斤左右提高到25公斤。在这八年中,梅自强院士和工作组成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我国高产梳棉机的基础。高产梳棉机的成功,让我国棉纺厂每万锭的梳棉机配台需求由48—60台减少到16—18台,大幅节省了棉纺工厂建设投资,为解决当时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A186型高产梳棉机在60年代到90年代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力设备。

回顾中纺院发展历程,以梅自强院士为代表的第一代科研团队研发了中国第一台国产梳棉机,开启了中国纺织棉纺工业化、高品质生产的黄金时代。70年代,中纺院开始了以石油为基础原料的合成纤维产业化研究,以涤纶长丝成套装备国产化推动了整个化纤行业乃至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进入新时代,聚焦央企责任使命,中纺院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形成了包括纤维新材料、化纤装备制造与工程服务、纺织新材料、纺织化工与生物技术、标准检测与技术服务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格局,建成国内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国产化的万吨级莱赛尔纤维生产线,成为国内莱赛尔纤维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今天,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传承创新精神,以纤维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的初心始终不变,以纤维为载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使命始终不变,用“三代人、三代丝”让中国人实现了从有衣穿、穿得暖,到穿得好、穿得更舒适环保的根本性转变,创造了中国纺织工业史上一个又一个传奇。 

相关产品

评论